澳浦显微镜|重光显微镜|舜宇显微镜-留辉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公司新闻
药物研究所从我司购置数码照相显微镜

 

现场显微镜照片

 

 

协和药物所概况编辑

简介

协和药物所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的简称。
目前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共计34名,其中博士后 25人、博士4人、硕士5人,引进人才平均年龄约44岁。
药物研究所以寻找和研究防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的药物为方向,坚持以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为重点,以中草药和天然产物研究为基础,采用现代医药学现代理论和高新技术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新药研究的主要方向为抗肿瘤药物、防治心脑血管病药物、作用于神经精神类疾病的药物和抗老年退行性疾病药物、抗肝炎药物、抗炎免疫类药物、抗糖尿病药物等。
协和药物所

协和药物所

药物研究所学科齐全,设药物化学、天然产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安全评价、药物分析、天然产物生物合成、药剂学等研究科室,具有很强的新药研究和开发能力。特别是在天然产物研究、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组合化学、分子药理学、高通量筛选等领域有明显特色。此外,药物所还建有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科技部药效学平台、医科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新药安全评价中心、卫生部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以及下属的北京协和药厂、北京协和制药二厂、北京协和建昊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莱博医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联馨药业有限公司。全所已形成应用基础研究—新药开发研究—成果产业化三大环节的紧密结合。 建所五十年来,共获科研成果奖247项,已研制上市新药百余种,获新药证书124项,其中一类新药17项。1986年国家设立基金制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785项,发表论文5678余篇,编写著作276本,已在国内外申请专利456项。
药物所是我国培养高级药学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中药学学科为国家教育部认定的全国高校医学重点学科,并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还设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药物所拥有一支由高级科研人员组成的教师队伍,五十年来,获国家批准的博士生导师有46名、硕士生导师144名,承担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生教学任务,面向院校研究生开设了药物化学、药理学等方面的课程21门,目前年在所研究生300余人,已培养毕业博士生371名、硕士生444名。
近年来在面向市场经济,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产业效益的过程中,药物研究所所属及控股药厂产值逐年增加。主要产品有:人工麝香、紫素(紫杉醇注射液)、灵孢多糖注射液、百赛诺、联苯双酯、高三尖杉酯碱、酞丁安等,其中一些药物远销国际市场。
药物所与国内及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制药公司、大学、科研机构进行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
药物所还负责编辑出版《药学学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及《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亚洲天然产物研究)三种学术期刊。
2008年是药物所建所五十周年,五十年来几代药物所人本着“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努力工作,硕果累累。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老一辈科学家的榜样作用下,在全所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协作下,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药物所的前途将更加美好,将为国家的药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现任领导

王晓良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
刘煜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党委书记
杜冠华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
吴松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

获奖成果

国家级奖励
食管癌高发现场的综合防治研究 1995 年国家科委全国十大科技成就
兴奋剂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施 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
海南粗榧抗癌有效成分的研究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 X- 衍射晶体结构研究 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治疗脑血管新药--尼莫地平的研制 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新药氢溴酸莨菪碱 1982年国家发明二等奖
天麻有性繁殖--树叶菌床法 1980年国家发明二等奖
抗病毒 合成药--酞丁安 1988年国家发明二等奖
抗肿瘤新药紫杉醇的研究与开发 1997 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葛根素注射液的研究 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新抗肿瘤药--甲异靛 1995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金水宝的研究 1990年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抗疟新药--青蒿琥酯 1989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变质甘蔗中病毒因的研究 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新药维胺酯的研制及其在皮肤科上的应用 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LEZ-1离心薄层层析仪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抗变态反应新药--色羟丙钠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栽培黄连的玉米和造林遮荫技术 1984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新药金荞麦 1984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驱绦虫新药--鹤草酚及鹤草芽制剂 1982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胆碱能神经阻滞新药--樟柳碱 1983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治疗慢性肝炎新药联苯双酯 1983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新药--靛玉红 1981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治疗急性胆道感染新药--假密环菌甲素 1987年国家发明四等奖
部委级奖励
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5项
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1项
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甲级奖3项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6项
卫生部科技进步甲级奖4项
卫生部科技进步乙级奖7项
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 2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 5项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2项
国家计生委科技进步奖1项
国家体委体育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
中华医学科技奖2项
 

2新药研发编辑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是国家新药开发的重点研究机构之一。建所46年来,已研制出一百多种新药,其中包括:双环醇、丁苯酞、金水宝、卡前列甲酯、人工麝香、甲异靛等十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研究领域涉及老年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癌症等,品种覆盖中药、化学药品和植物药,具有药效确切、毒副作用低、市场前景好等特点。药物所具有雄厚的技术依托、学科齐全的新药研发队伍。业已形成开发短、中、长等不同周期、不同层次的新药研发体系。强大的新药开发优势和品种储备将为制药业提供更新的产品,我们期望与更多的投资者合作开发新药,以期达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1987--2003年药物所获得一类新药证书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批准时间
证书号
1
青蒿琥酯(参加部分工作)
1987
(87)卫药证字X-01号
2
发酵虫草菌粉(CS-4)
1987
(87)卫药证字Z-04号
3
金水宝胶囊
1987
(87)卫药证字Z-05号
4
卡前列甲酯
1987
(87)卫药证字X-22号
5
卡前列甲酯栓
1987
(87)卫药证字X-23号
6
甲异靛
1992
(92)卫药证字X-27号
7
甲异靛片
1992
(92)卫药证字X-28号
8
芳活素
1994
(93)卫药证字Z-65号
9
人工麝香
1994
(93)卫药证字Z-70号
10
双环醇
2001
国药证字X20010548
11
双环醇片
2001
国药证字X20010549
12
丁苯酞
2002
国药证字H20020196
13
丁苯酞软胶丸
2002
国药证字H20020197
14
盐酸吡格列酮
2003
国药证字H20030414
15
盐酸吡格列酮片
2003
国药证字H20030414

 

1987-2003年药物所获得二类新药证书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批准时间
证书号
16
盐酸曲马多
1992
(92)卫药证字X-02号
17
盐酸曲马多胶囊
1992
(92)卫药证字X-04号
18
奥美拉唑
1992
(92)卫药证字X-45号
19
奥美拉唑胶囊
1992
(92)卫药证字X-46号
20
硫酸普拉睾酮钠
1992
(92)卫药证字X-92号
21
注射用硫酸普拉睾酮钠
1992
(92)卫药证字X-93号
22
鬼臼毒素
1994
(94)卫药证字X-154号
23
鬼臼毒素酊
1994
(94)卫药证字X-155号
24
盐酸恩丹西酮
1994
(94)卫药证字X-166号
25
盐酸恩丹西酮片
1994
(94)卫药证字X-167号
26
盐酸恩丹西酮注射液
1994
(94)卫药证字X-168号
27
美司那
1995
(95)卫药证字X-61号
28
注射用美司那
1995
(95)卫药证字X-62号
29
紫杉醇
1995
(95)卫药证字X-225号
30
紫杉醇注射液
1995
(95)卫药证字X-226号
31
盐酸拓扑替康
2000
国药证字X20000322
32
注射用盐酸拓扑替康
2000
国药证字X20000323
33
盐酸西布曲明
2000
国药证字X20000377
34
盐酸西布曲明胶囊
2000
国药证字X20000378
35
依西美坦
2002
国药证字H20020007
36
依西美坦片(25mg)
2002
国药证字H20020008
37
盐酸布替萘芬
2002
国药证字H20020024
38
盐酸布替萘芬乳膏(10mg,30mg)
2002
国药证字H20020025
39
奈达铂
2003
国药证字H20030053
40
注射用奈达铂
2003
国药证字H20030054
41
扎来普隆
2003
国药证字H20030024
42
扎来普隆片
2003
国药证字H20030025
43
巴柳氮钠
2003
国药证字H20030585
44
巴柳氮钠颗粒
2003
国药证字H20030586

 

 

3两院院士编辑

黄量

黄量,女,1920年5月出生,上海市人,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化学药物合成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42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1946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深造,1949年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的布林莫尔大学、康乃尔大学、韦恩大学和依阿华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56年底回到祖国,被安排在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系(后为药物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合成室主任、国家教委药物化学重点学科点学术带头人。先后兼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发展中的国际化学组织(IOCD)委员,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付主任,《医学百科全书》药物学与药理学分册主编等职。
长期以来她从事抗肿瘤和抗病毒药,以及天然产物等新药研究。80年代初,她注意到了化合物手性的重要性,除对研究生做了不对称合成的讲座外,还进行了不对称合成的研究工作。如以立体专属性合成了三尖杉酯碱及脱氧三尖杉酯碱等其他三尖杉酯碱类化合物。她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先完成成了具有男性抗生育活性棉酚的柝分。她参 与的 "光活黄皮酰胺的化学和药理学的研究"为九五重大项目的一个子课题,她亦是该项目的主持科学家之一。研制了多个抗肿瘤和抗病毒新药,获部级以上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10项。她已发表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学论文、专著百余篇,并获多项专利。黄量教授为国家培养了30余名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研究生。她治学严谨,严格要求自己,以她工作刻苦,好学不倦,力求上进的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她的学生在国内外学习及工作岗位上均得到好评。 她不仅是著名的有机化学家,还是公认的药物化学家。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并当选为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梁晓天

梁晓天,男,1923年7月出生,河南舞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合成药物化学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48年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化学系学习,1951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52-195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梁晓天院士在新中国成立之时,为冲破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回国的种种阻挠,亲自起草致书美国总统要求尊重人权,此信曾刊登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在美国社会引起极大反响。与此同时,周恩来总理十分关注留学生们被阻回国的情形,在日内瓦与美国政府谈判,强烈呼吁给华人学者以回国的自由,并以释放被俘的美国飞行员战俘作为交换条件。美国政府在舆论压力下,不得不解除禁令。梁晓天院士于1954年10月回到祖国,被派往中央卫生研究院药学系(即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合成药物化学研究室)工作。几十年来,梁晓天院士不忘周总理的嘱托,竭尽全力为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潜心研究,努力工作,为我国药物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梁晓天院士历任药物研究所合成药物化学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级会员(FRSC)。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和副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会顾问,国家科委药学组成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大学及兰州大学的兼职教授,德国波恩大学客座教授,第三十四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学术大会主席。先后兼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主编、《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亚洲天然产物研究杂志》)主编、《药学学报》副主编及名誉主编,《中国科学》、《化学学报》、《有机化学》、《科学通报》编委以及《Tetrahedron》、《Tetrahedron Letters》、《Tetrahedron Computer Methodology》、《Tetrahedron :Asymmetry》、《Plant Medica》等杂志的顾问编委。
梁晓天院士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五十余年来,梁晓天院士一直致力于药物化学的研究工作,是我国应用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测定中草药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的开拓者。“一叶萩碱”,“鹰爪甲素”,“亮菌甲素”,“仙鹤草素”,“创新霉素”,杜鹃类植物的药用成分,紫杉醇类等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均被梁晓天院士一一破解,为祖国医学药学的现代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应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及二维紫外光谱等技术进行克山病病因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云南、陕西等克山病高发区的粮食中串珠镰刀菌素的含量较其他地区为高,为克山病毒素致病学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梁晓天院士创立了对复杂核磁共振波谱ABC,AA′BB′系统的简化解析方法,该项成果对核磁共振波谱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在大量工作的基础上,他编译了《核磁共振波谱解析简论》,编著了《高分辨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和应用》等书,这两部有关核磁共振的较早的专著,至今仍为各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主要参考书,其中《高分辨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和应用》一书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除此之外,他十分重视学术期刊的工作,创办了《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亚洲天然产物研究杂志》),并任该两刊物的主编,这两种杂志均被SCI收录。
梁晓天院士1982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94年荣获中国医学科学院首届中国医学科学奖,1995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化学奖,这是对他在医药化学研究中做出的开创性贡献的褒奖。他曾参加与指导的研究项目获部级以上奖励的有10多项:其中国家科学大会奖4项,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多年来,撰写及编纂专著6部,发表论文300多篇,培养研究生60余名,指导博士后多名。为鼓励青年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他用所得的首届中国医学科学奖的奖金设立了“梁晓天优秀青年科技奖”。梁晓天院士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他对论文署名有三条原则:一是帮助外单位解决难题的论文不署名;二是指导本所科技人员解决难题的论文不署名;三是自己主持的项目,论文署名一般放在最后。梁晓天院士这种重奉献、轻名利的高尚科学道德是我们科研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梁晓天院士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为之奉献一生的药学研究事业。他学风严谨、才智超人,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中草药化学成份的结构测定、波谱解析、有机化学反应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淡泊名利、谦虚谨慎、疾恶如仇的崇高精神境界,给后来者以教育启迪与榜样的力量。他是享誉国内外的药物化学界知名专家,为药物所事业发展、为我国医药事业腾飞做出了杰出贡献。

周同惠

周同惠,男,1924年11月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室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至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1994至1998年任化学部副主任。
194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48年8月赴美,在华盛顿大学深造,并于1952年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1955年7月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回 到祖国,被安排在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学系(后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分析化学室主任。先后兼任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组委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化学会理事长,北京分析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中国药学》英文版主编、《药学学报》、《药物分析杂志》、《色谱》等期刊副主编,《分析化学》、《分析测试学报》、《分析科学学报》、《Phytochemical Analysis》和《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期刊编委等职。
回国40多年来,他把全部精力致身于祖国药物分析研究工作,将国内外新技术新方法很快应用于我国药物分析领域,特别是色谱分析和电化学分析。他将多种色谱方法,极谱方法,库仑分析,离子选择电极等新方法应用于有机药物与中草药的分析。在他的领导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建立了五大类100种兴奋剂药物的检测方法,并通过国际奥委会的资格考试,于1989年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兴奋剂检测中心,填补了我国体育运动禁用药物检测工作的空白,为第11届亚运会在我国顺利召开作出重要贡献。此项工作获1991年国家体委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还获得1993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特等奖。他近年来主要从事药物代谢研究,完成了丁苯酞类化合物的体内外代谢及代谢产物研究工作,阐明了其氨基衍生物活性异常的原因。由于他在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中取得的这些重要成绩,1997年荣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
几十年来他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其他科技人员,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与参加编写专著、书籍和词汇7部。由他与其他同志共同编著的《仪器分析及其在生理科学中的应用》一书已成为我国医药界第一部全面介绍分析化学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的专著。此外,《纸色谱和薄层色谱》一书曾获新闻出版署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及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9年北京市授予他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1990年荣获首都劳动奖章,当选为北京市宣武区人大代表,1992年再度荣获首都劳动奖章,并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又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他的名字已载入《中国文化名人辞典》、《中国当代文化名人辞典》和1986年英国的《国际医学界科学家名人录》。

刘耕陶

刘耕陶,男,1932年5月出生,湖南双峰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理学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56年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院,同年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理学研究室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药理二室副主任、主任。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先后赴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开展合作研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刘耕陶院士曾任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专家委员会常委,卫生部药物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自由基生物学与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名誉主任,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药物代谢学会及美洲华人生物科学会终身会员,中国药理学会理事。先后兼任《Hepatitis Monthly》(伊朗)副主编、《药学学报》副主编、《中国药理与毒理学杂志》副主编及《中国生理科学进展》、《中国消化疾病学杂志》(英文版)、《中西医结合杂志》(英文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癌症》、《中国药理学通报》、《中药药理与临床》等杂志编委。50余年来,刘耕陶院士竭尽全力为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潜心研究,努力工作,为我国药理学,特别是肝脏生化药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刘耕陶院士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50余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生化药理和药物创新的研究,是我国从中药中寻找抗肝炎新药的开拓者。刘耕陶院士曾先后参加人参抗糖尿病、抗关节炎、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内分泌及计划生育药物等药理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他以肝脏药理学结合中医“扶正培本”理论作为研究方向,在我国开辟了肝脏生化药理研究领域。在对中药五味子研究的基础上,他与植物化学、药化及药理专家合作,研究成功抗肝炎新药联苯双酯(DDB),已在全国广泛应用26年之久,被收载入中国药典。北京协和药厂作为主打产品连续多年出口累计创汇近一千万美金,国内至今仍有20多家药厂生产该药。该药先后获得第35届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质奖、国家发明奖三等奖、卫生部科学技术成果甲级奖等。在联苯双酯的基础上,刘耕陶院士又经过10余年努力,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肝炎新药双环醇,该药在15个国家及台湾地区获得专利保护,已在全国广泛使用,并出口乌克兰、韩国、埃及等国家,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双环醇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联苯双酯、双环醇的研发均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刘耕陶院士围绕肝脏药理结合五味子的研究,从多方面对从五味子属、黄皮叶等中草药中提取的近三十种化合物的抗肝细胞损伤作用及对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这些化合物具有共同的药理特性,均能减轻肝细胞损伤,又均有诱导肝药酶的作用,而与经典的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的作用不同,因而大大丰富了人们对五味子等中药的认识。有关研究论文发表后,先后有数百名外国同行来函索要单行本。“五味子的肝脏生化及中枢神经系统药理的研究”成果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刘耕陶院士在开展抗肝炎药研究过程中,注重中西医结合,努力发掘祖国医药宝库。他首先证明了中药五味子中的多种成份具有抗氧化作用,并从五味子扩展到其它中草药,采用多种体内外模型进行研究,成为我国药理学界率先开展抗氧化研究的实验室。他与梁晓天院士合作,将抗氧化的理论与新药创制相结合,从神经保护途径发现新型番荔枝酰胺衍化物FLZ能改善实验性帕金森病动物的行为障碍,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属新型的神经保护剂。FLZ的研究已获得中国化合物发明专利。在对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中,刘耕陶院士又发现五味子甲素具有逆转肿瘤多药耐药(MDR)作用,已申请两项发明专利并转让给企业。
刘耕陶院士还与植化室的同事合作研制成灵芝孢子粉和薄盖灵芝菌丝体注射液(商品名:灵孢多糖注射液),已在临床上应用30余年。“薄芝注射液和薄芝片的研究”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他根据多发性肌炎的临床症状及血清酶活性改变创建了两种免疫性肌炎的动物模型,证明灵芝具有降低血清醛缩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及保肝解毒等多方面的作用,为临床应用灵孢多糖注射液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刘耕陶院士1987年荣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1988年国家人事部授予他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07年被授予中国药学天士力创新药物奖特别贡献奖,2009年获中国药理学会颁发的中国药理学发展突出贡献奖。先后获国家和部级奖10余项。是13项专利的主要发明人。刘耕陶院士发表论文200余篇,培养了50余名研究生,完成科研课题30余项,撰写和参编论著21部。刘耕陶院士治学严谨,以身作则,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他隐名资助学习优异的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为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与药物所其他四名院士共同设立了“梁周黄刘于”青年科技奖。
刘耕陶院士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为之奉献一生的药理学研究事业。他学风严谨、才智过人,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在中药药理、肝脏生化药理、神经药理、分子药理以及抗炎免疫药理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淡泊名利、虚怀若谷的大家风范,给后来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是享誉国内外药理学界知名专家,为药物所的事业发展、为我国医药事业的腾飞做出了杰出贡献。

于德泉

于德泉,男,1932年10月出生,山东省蓬莱市人,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9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药物化学专业,同年分配至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室工作,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国家教委药物化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先后兼任中国药学会《药学学报》编委,中国化学会理事兼天然有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工程院卫生工程学部常委,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 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学术委员,第八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亚洲天然产物化学研究》(英文版)副主编,《Planta Medica》(药用植物) 顾问编委。
于德泉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天然药物化学专家,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工作40余年,完成了50余种中草药化学成分研究,发现200余种新成分,完成结构测定,首次发现过氧键为抗疟有效基团。参与主持了国家攻关项目“人工麝香”研究,该项目的投产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部分缓解了天然麝香紧缺问题,获国家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系统地研究了三种藁本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发现四种具明显保肝和免疫抑制成分,完成全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完成了秦 艽、灵芝、连翘等常用中药化学成分基础研究,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番荔枝科植物抗癌有效成分的研究中,发现70多种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其中50多种具抗癌活性,该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50余篇,其中150余篇被SCI收录,研究工作获得国家、部委级成果奖4项参与4部专著编写,培养硕士生、博士生30余名,博士后4名,2001年获香港求是科研成就集体奖。

4研究室介绍编辑

合成药物化学实验室

室主任:刘刚 课题组长:黄量 郭宗儒 杨靖华 杨光中 王德心 尹大力 潘显道 刘站柱 徐柏玲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研究并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新药研究提供先导化合物的类型和优化;确证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进行结构改造和化学合成;药物的结构与活性间的关系研究;新化学反应和试剂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及药物合成方法的改进和优化。
研究领域: 1. 天然活性物质的结构测定、化学合成和结构改造; 2. 计算机辅助合理药物分子设计,寻找和发现新先导物,以及先导物的结构优化和化学合成; 3. 多肽、拟肽合成和组合化学研究; 4. 生物活性分子系列化合物设计、合成和结构-活性关系研究; 5. 有关创新药物化学研究部分的系统工作; 6. Me too型新药的发明和开发研究; 7. 新反应、新试剂、新技术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8. 药物合成方法的改进与优化; 9. 药物开发研究和新药报批要求的其它化学工作。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

室主任:石建功
课题组长:于德泉 庾石山 林茂 陈若芸 张培成 张东明 方唯硕 周金云 秦海林 马林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室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重要核心学科之一,与药物研究所同时建立同步发展,是建国以来最早从事中草药活性成分研究的专业科室。她的发展凝聚了几代科学家的心血和汗水,也造就了许多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多年来一直承担我国天然药物成分研究的重要任务,为我国以中草药活性成分为先导物的药物研究和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室在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方面基础雄厚,实验设备配置精良,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研究员4名、副研究员8名,其他研究人员2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6名。每年招收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20名左右,是我国天然药物化学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在此基础上,经过专家论证和教育部批准目前正在筹建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药理学研究室

室主任:陈晓光
课题组长:张均田 王晓良 程桂芳 王文杰 申竹芳 陈乃宏 王楠 叶菲 朱海波 胡卓伟 李学勇
研究方向:
抗癌新药的研制、开发和机理研究;癌的化学预防、癌的分化诱导、癌侵袭和转移、肿瘤耐药、化疗药物减毒增效等;抗癌药物作用新靶标的探讨研究,针对法尼基蛋白转移酶、端粒酶、蛋白激酶等药物作用新靶标研制新的抗癌药物;防治心血管病、促进学习记忆、抗肝炎、生育调控、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等多种新药的研制及相关基础研究;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药物对离子通道亚型功能调节机理的研究;
研究领域:
1. 抗肿瘤药物的药效学研究
2. 各类药物的一般药理学研究
3. 抗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及降血压药的药效学试验
4. 血脂调节药物的药效学试验
5. 抗动脉硬化作用试验
6. 观察补肾药物的作用
7. 生殖内分泌系统用药的药效学试验
8. 抗衰老、增强学习记忆神经药理学研究
9. 抗肝炎药物药效学研究
10. 神经精神药物药效学
11. 心脑血管疾病药效学研究
12. 抗糖尿病药物药效学
13. 治疗肥胖药物药效学
14. 抗炎免疫药物药效学
15. 抗过敏药物药效学
16. 解热药物药效学
17. 抗胃肠道疾病药物药效学
18.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学效学
19. 抗痔疮药物药效
20. 骨骼肌松弛药物的作用
21. 胆结石排石药物
22. 治疗尿频、尿急等症的药物试验
23. 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研究

仪器分析室

室主任:再帕尔
课题组长:吕扬 贺文义
研究方向:
结合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需要,研究并开发药物毒物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重点研究微量药物成份在生物体内的分析技术。主要包括:药物代谢转化的研究,体液中原型药物及代谢物分析方法的研究,中草药有效成份的分离、结构鉴定及分析。
研究领域:
1. 新药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新药的质量控制;
2. 新技术、新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3. 中草药有效成份分析方法的研究和质量检测;
4. 药物代谢转化过程的研究;
5. 滥用药物的分析方法研究;
6. 有机微量元素的分析。

卫生部天然药物合成重点实验室

室主任:朱 平课题组长:程克棣 戴均贵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药物相关生物技术研究,用生物技术方法进行药物或其中间体的生产,药物先导物发现以及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实验室已有多种药用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系并初步建立了中国资源真菌子实体或发酵物样品库。进行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真菌来源先导物发现及药物研究,天然产物的生物转化或手性药物及其中间体的生物合成研究等。鉴于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还开展了珍稀重要中草药基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及重组酶或蛋白真菌表达系统建立和应用研究包括药物靶点表达,重组催化酶类的表达等。天然药物生物合成室已成为一个多学科互相配合,进行新药探索研究和药物生产高技术化研究的科室。
研究领域:
1. 药用植物与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2. 生物转化与手性药物或其中间体的生物合成研究;
3. 药用生物功能基因及药物靶点相关基因克隆与表达;
4. 重要或濒危药用植物及其基因资源的保护和应用;
5. 野生资源真菌分离、保存与应用研究

新药开发室

室主任:吴 松
课题组长:黄海洪 冯文华 雷平生
研究方向:
新药开发研究室是我所专门从事新药研究与开发研究科室,同时也是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核心机构,该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二至五类新药的研制及药物合成新工艺研究等,近年来该室先后获得了盐酸恩丹西酮等十几项新药证书,并有一批新药处于不同的研究开发阶段。
研究领域:
1. 新药合成工艺研究;
2. 已生产药物的合成工艺改进;
3. 新药开发中有关技术和情报信息服务、项目论证、市场调研等。

新药综合研究室

室主任:李燕
课题组长: 刘玉玲 郑稳生
研究方向:
1. 制剂: 新药制剂及缓控释制剂的研究, 包括新药及现有制剂处方及工艺改进, 提高处方和工艺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新药或仿制(移植)品种的稳定性和溶出度研究,提高配方和工艺的合理性;制剂的临床前研究。
2. 药物代谢:新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体内外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药物代谢酶的调控及生物学效应;药物代谢与药物毒性;药物代谢和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代谢新技术方法的研究建立。
3. 质控:新药质量控制标准的研究,现有质量标准的改进及完善,新药质控的临床前研究。
研究领域:
1. 药物新剂型的研制与剂型改进;
2. 新药研究开发中制剂及质控的研究;
3. 处方及工艺改进;
4. 新药质量标准的建立和改进;
5. 稳定性及溶出度的研究;
6. 新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7. 药物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
8. 药物代谢酶的调控及生物学效应;
9. 药物代谢与毒性;
10. 药物代谢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5研究中心编辑

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

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是从事药物分析和药物代谢研究及咨询服务的开放性研究单位。该中心于1994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室和仪器分析室的基础上建立的。该中心受卫生部领导,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代管,业务上受国家科委指导,是我国药物及代谢产物研究、技术人员培训和药物分析服务的国家级分析研究中心。
中心的方向任务是结合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需要,研究并开发药物分析的新技术、新方法,重点研究微量药物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分析技术,主要包括:药物代谢转化的研究,体液中原型药物及代谢物分析方法的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结构鉴定及分析,新药的质量控制研究,利用现代仪器测定药物有效成分的结构。
中心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分析化学家周同惠教授,现有科技人员36人,其中高级职称者17人(包括研究员12人),中级职称者9人,初级职称者9人。
中心拥有的主要实验设备与大型精密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GC-9A),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CS-930),库仑滴定仪,微量元素分析仪(意大利Carlo-Erba公司1106型),气-质联用仪(英国VG公司MD800,美国惠普公司HP5890A),毛细管电泳仪(美国Beckman公司P/ACE 55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UV-3000),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美国NICOLET公司IMPACT-400),500兆核磁共振仪(瑞士BRUKER公司AM-500),300兆核磁共振仪(美国VARIAN公司Mercury-300型),高分辨质谱仪(英国VG公司ZAB-2F), X-射线四园衍射仪(美国NICOLET公司R3M/E),氨基酸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L-8500),SGI图形工作站等。
中心于1997年通过计量认证,获得了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认证合格证书[(97)量认(国)字(Z1667)号]及计量认证合格证。通过计量认证的项目有九项:
1.中草药及中成药成分分析:
中草药中的生物碱、苷类、黄酮、挥发油等成分的分离、结构鉴定及分析测定。
2. 药品质量检测:
临床应用和正在研制的化学合成药及其制剂,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复检和制定。
3. 药物代谢转化及代谢产物分析:
正在研制的新药(化学合成药和天然产物中提取的单体)代谢转化及代谢产物分析。
4. 药物代谢动力学测试:
正在研制的化学合成药和天然产物中提取的单体代谢动力学测试(暂不包括放射性核素示踪法)。
5. 有机化合物元素分析:
药物及有机化合物中碳、氢、氮、硫、氟、氯、溴、碘、金属等的百分含量测定。
6. 药物及天然产物中提取的单体结构分析:
(1)红外光谱(IR):测试方法有KBr压片、石蜡糊、液膜。
(2)紫外光谱(UV):新药及天然产物中提取的单体定性、定量测定。
(3)质谱(MS):对测试结果能进行数据检索。
(4)核磁共振谱(NMR):一维氢谱、碳谱、磷谱及有关二维谱的测试。
7. 药物及其中间体和天然产物中提取的单体晶体结构分析。
8. 药物及天然产物中氨基酸成分分析。
9. 精子碱性核蛋白检测:
测定不育男性病人精子核中组蛋白和精核蛋白相对含量,该项检测是评价精子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标。
文章来源:http://www.tx-17.com/te_news_media/2023-02-22/5162.chtml